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体现之一。伴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九十年代海湾石油之争,能源的重要性成了全球人们议论的热点,而能源安全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所谓能源安全,是保障能源资源在产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能源不安全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该种能源的依赖程度以及应变能力等等。(1)在不考虑新能源技术对传统能源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传统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富煤贫油少气”,能源条件结构非常不均衡,极度需要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运用技术手段对能源条件进行改造、转化或迁移,以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处于可控范围内。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建所至今已整整七十周年,在发展的各项历史时期,研究所面对国家技术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创造了多项的“中国第一”。在新形势下,为预防能源不安全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我所作为能源化工研究领域的科研重镇,要扛起科研国家队的大旗,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中要有自己的成果转化布局,以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及缓冲能源危机、技术贸易战等因素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的影响与干预。笔者以研究所成果转化布局为抓手,浅谈研究所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中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一、我国能源安全的要素
(一)物质安全
从狭义来看,能源的物质安全指的是能源物质获取的渠道持续稳定,保证能源物质源源不断供给下游产业;从广义上来讲,能源资产、基础建设设施、能源采集装备、供应链条、贸易路线的安全以及紧急情况下上述要素的迅速及必要替代均为能源的物质安全。各类物质安全要素中,能源获取最为关键,不论是物质上的,抑或是商业上的开发和获取能源供应的能力。能源供应暂时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将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严重损害。在面对我国能源物质安全之时,要做好能源物质的战略储备、备用产能、替代能源、能源效率、技术力量等更新迭代,以备不时之需。
(二)价格安全
我国的能源资源典型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一部分能源资源要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国内国民生产及消费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形成了能源的第二安全要素——价格安全。价格安全受到国家政策、能源价格、能源国际市场、国际货币机制、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能源价格的不稳定将对下游产品市场及国内能源消费市场带来最为强烈的冲击。面对价格安全要素带来的能源安全影响,笔者认为,除了采用经济手段对能源价格进行调控配置,更要加大对能源技术力量的积蓄与储备,运用科技力量对能源资源进行改造、替代。
(三)布局安全
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按照协议约定,欧美等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减排并开展绝对量化减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提高减排目标,逐步实现绝对减排或者限排目标。(2)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发展,已经成为能源技术革命和全球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变化趋势。我国面对当今气候变化和环境政治的要求要有相应的地理、能源生产及消费方式的布局和调整。
(四)政治安全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世界能源安全的共性特征,那么政治安全则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特有因素。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中国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亦或是中国能源、中能建等新旧能源领域执牛耳者企业,均为国字当头,具有着典型的国有资产红色色彩。能源安全是一种系统或体系,只有通过国家政策的“指挥棒”,只有能源供给及输出、消化掌握在国家机制体制管理下,才能对供应中断、油价暴涨等紧急情况以合作和协调的方式迅速做出反应,以维持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政治安全不仅代表了我国能源有着强烈的计划导向性,更是意味着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对社会长治久安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结构安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过和消费国,能源资源“富煤贫油少气”能源生产结构不均问题使得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1.富煤 我国现在能源来源仍以煤为主。在我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三分之二。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国家能源局项目核准批复的39个项目中,煤矿项目占28项,煤层气项目4项,水电项目7项。(3)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要优化煤炭产业结构,适当进行能源置换。
2.贫油 烯烃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的典型下游产品,传统烯烃生产路线原料强烈受制于石油资源。2013年,我国进口原因2.8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58.1%;到2018年,我国进口原油4.62亿吨,对外依存度70.9%。已经超过了70%的能源安全红线。就如同“木桶原理”,一个国家能源是否安全,并不是取决于整体能源资源情况,实际上取决于最不安全的那种能源。培育石油能源替代技术是大连化物所近几十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3.少气 2018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3.9%,近期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了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风险。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导致对外依存度过高,影响国家能源安全。采用能源转化煤制气技术,将有效缓解这一局面。
二、研究所技术优势
(一)以国家“所需”为“所研”
大连化物所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得到规模应用。从张存浩先生的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以DMTO技术、催化干气制乙苯技术等为代表十几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研究所始终以国家“所需”为“所研”,秉持初心,牢记使命,在国家科技发展征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产业促发展,技术保稳定
建所七十年来,大连化物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基础研究走向应用工业化的案例不胜枚举,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率以及为国民经济生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赞誉全国。
1.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带布局
大连化物所项目设立一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以需求为导向,产生新的技术生产点和产业化核心技术。二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成为企业的“智囊团”与“科研院”,加大专项课题的攻关与突破,助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布局的形成,建立我国能源安全体系的“缓冲区”。
2.合理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近十年来,大连化物所实施以“以大型骨干企业为牵引的区域重点合作开发及成果转化战略”在深化已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快速形成规模产业化。在此过程中,化物所打造了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同转化基地、唐山洁净能源化工转化基地等,这些与政企合作的产业网络辐射全国,有效采集当地企业技术需求,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能源研究领域的点(研究所)、线(地方政-企)、面(科技成果转化网络)集团作战军,有效加强了研究所成果的转化力量。
3.国家能源领域的科技力量
2005年,大连化物所受科技部委托,牵头建设我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7年,中科院依托大连化物所,联合院内20余家能源领域优势力量,筹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洁净能源创新院建设的目的就是争取国家实验室,旨在全面打造中国新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全国新能源创新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这是划时代的历史举动,不仅对我国能源安全建立了一层可替代的新能源防护网,更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三、研究所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使命与担当
(一)使命讲情怀——牢记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着重强调了五个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途经,即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实现能源的科学供给和利用,满足合理的能源需求,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根本途经。大连化物所作为中科院的标杆旗帜单位,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化物所人始终扛起科研国家队的大旗,不忘科技探索之初心,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勇担国家使命,有效地推动能源革命这一国家战略实施,锐意创新、协力共建、严谨治学、追求一流,成为我国能源安全领域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二)担当讲政治——不忘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和新担当。笔者认为,研究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落实国家战略决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奋斗精神落实到研究所每个人的本职岗位上,人人做到讲政治、肯干事、有担当,努力打造政治坚强有力、科研能力过硬、管理水平强悍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研究所科研及管理队伍,以实现我国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使命,向着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目标不断努力,为建设能源安全稳定的科技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曾友谊,《特区经济》,2005年03期;
2.巴黎协定 (2016年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
3.国家能源局网站,项目核准栏目Http://www.nea.gov.cn/policy/xms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