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性质方向、根本保障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法治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治道路。综观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和发展道路不同,法治模式和法律体系也各不相同。我们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要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方向,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就能有效抵御“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多党政治”等法治西化思潮,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
二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状,我国有法律250多部,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9000多部,行政规章11000多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还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
三是明确党和法的关系,党和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二、为什么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另三个全面的实现起到奠基和保障作用。
从历史上看,什么时候重视法制什么时候就能稳定发展。秦朝、隋朝虽然在历史上贡献很大,但都是因为法制不健全、不坚持而导致很快灭亡;汉朝、唐朝因为重视法制、把法制作为治理社会的重要措施而繁荣稳定。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他们高度重视法制建设,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欧美法系,把法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利剑高高擎起,推动了资本主义实现了发展繁荣。
从中国当代史看,新中国成立不久,迅速起草制定宪法法律,走上了依法治国的征程,60年代由于坚持的不好酿成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从2011年12月4日发表《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到当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抓住提纲挈领、最基础最关键的物质,为全面依法治国起到了最根本奠基作用。
三、怎么办
一是完善体系,党领导立法、执法和司法,根据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更加健全系统的体系。
二是在于实施,监督执行并与时俱进保持稳定性。
三是学习借鉴与保持自我,文明的道路上互通有无。
四是正确处理党与法、权与法的关系问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四、个人如何办
一是作为党员,要旗帜鲜明学法用法守法,习惯于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习惯在法律监督下工作生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三是作为公民要学法、懂法、树立法治意识,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善于使用法律为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