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网站
专题栏目

思想政治暨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

打造科学普及高地 助力世界一流研究所建设

发布者:  时间:2017-11-19 00:00:00  

       近年,科学普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地位与作用。科技部、中国科协也开展了科技活动周、中国科普日等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科普环境蓬勃发展、科普活动如火如荼的今天,我所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为了达成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在科学普及方面进一步打开天地,开创高地,提升科研院所的软实力。

       但这项工作受到社会环境、体制机制以及发展水平等诸多限制,并非一朝一夕轻松可以做到。欲善其事,必晓其道,必丰其羽,必利其器。本项调研旨在探究科普正旨,分析科普工作的特点趋势,借他山之石的优秀经验,提出适合所情的、可能的发展思路与方法。

       一、科普工作的内容与意义

       科普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科学的本质讲起。科学本身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二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前者为道,后者为用。而科普,即让科学的精神与内容为更广大的人群所掌握,让这些“道”和“用”深入人心。科普,不仅要传播知识本身,其背后的科学思维同样是值得所有人了解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教科书与国外经典教科书的差距。我们的教科书,往往做得很薄,重点突出的同时,把科学知识背后的科学史删除,殊不知看似简单易懂的知识,在当时是多大的思想革命,蕴含的多重要的科学思维。

       科普给谁做?目前大众理解的科普,往往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言。但实际上,科普的对象远远不止于此。有方家指出,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科学传播或者普及的对象,只是对内容的需求不同而已,此话高屋建瓴。从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直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包括科研人员,其实都需要科普。即使某行业的顶尖科学家,在另一领域的知识也同样可能需要补充,这就需要适合他们的科普作品。对不同的人而言,需要有不同的科普思路和方法。科普的市场,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

       科普谁来做?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科研人员做科普,往往会有“不务正业”的嫌疑,而科普方面很多有所建树的人,也往往收到专业领域的鄙视,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事实上,科普不仅需要专业人员来做,也只有专业人员能做,最好是名家来做。贫穷之人行善,不过彰显慈悲心肠;大富之人行善,才能谓曰慈善事业。曾读过薛定谔在30年代的科普书“生命是什么”,开出若干脑洞,如将生命的多样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联系起来,如提前几十年准确猜测DNA结构的特点,读之让人惊叹。名家站在知识之巅,往往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而点透这些奥秘,也往往只在只言片语之间。

       二、国家及中科院科普工作的特点及趋势

       以上诸论,仅在描述笔者对科普这一概念的理解。回到现实,我们发现,中国的科普事业,和国外顶级科研机构,如NASA等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可以讲任重道远。这与我国国情是分不开的。国外科研机构需要获得纳税人的资助,科研人员便有义务向纳税人阐明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于是科普便不得不做,而且不得不做好。因此,在其宣传网站、宣传视频、实地场馆中,便有相当多人性化的、带有很强互动性的、成系列的科普作品。在让民众了解其项目以及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同时普及了科学知识,自然是功德一件。而反观我国,科研机构对国家负责,国家有专业人士来评价项目的意义,科学家只需要写好专业化的申请报告,便有同样专业的专家来负责评判其合理性,并代表国家给与其资助,而科学与民众之间是脱节的。这样来看,我国科普的刚需是先天不足的,这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了中国科普的发展。

       好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也在政策上给予的诸多鼓励。几乎与此同时,网络及新媒体的科普力量也在蓬勃发展,如“果壳”、“知乎”网站,已经成为一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果壳网的“科学人”频道,邀请了诸多中科院和知名大学的专家作为其顾问,其科普文章和科普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但限于其科普作品提供来源良莠不齐,其科普总的说来生动有余,严谨不足,其中有的内容甚至错漏百出。又因为科学是个太过于庞大的知识系统,这些新兴媒体并没有准确甄别内容合理性的水平与人力,因此它们就像双刃剑,虽然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但从知识的可信度角度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普工作中应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坚守“高端、引领、有特色、成体系”的科普工作定位,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宗旨,推动科研机构加强科普工作,承担科普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科学文化支撑。”近年来,院内科普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打出了“公众科学日”、“科学大院”、“SELF格致论道”等一张张好牌,我所也开展 “公众科学日”、 “科技走进生活-科普巡讲”、“说能解源”科普视频拍摄等活动与项目,取得广泛社会影响。

       但是,院内的科普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第一,如前面所讲,中科院做科普目前还不是一件刚需,科普只能作为科研人员的兴趣,并不是其必须做的工作,和主流科研相比,科普仍然是一件边缘化的事情,有时甚至会被冠以“不务正业,影响工作”之名;第二,大多数院内科学工作者在科普方面反而显得不够专业,他们并不知道向民众解释清楚某个科学概念或者科技成果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言,而往往一下笔,一出口就像项目报告一样,让人读之“不明觉厉”,却很难取得想要的效果;第三,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院内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本来已经是兴趣使然,更尴尬的是,科普工作很少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即使有,在现有的财务政策条件下,也很难落实,这也是制约大家科普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科普工作成功案例分析

       在此,我对近年中科院内有代表性的两个成功科普案例做一介绍和分析。

       一是中国科大“美丽化学”项目。其创始人梁琰,本科、硕士就读于清华物理系,博士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材料系,现在在科大做科学可视化。他做的项目是把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化学反应,他拍摄的反应有钠的燃烧,有结晶反应,这些反应在肉眼下是一瞬间进行,平淡无奇的,但在高速摄影下,大家发现,镜头下的化学反应如此美丽,就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他的作品得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美国赫芬顿邮报说:“这可能会让你疯狂的爱上化学。”美国的大众科学杂志说“中国科学家证明化学可以是美丽的。”国内的果壳网说:“这是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关于化学的科学传播作品”。他在一个很小的尺度上,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二是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这个公众号创造了很多个“不可能”:首先,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发布原创科普文章;其次,它内含两个专栏“正经玩”和“线上科学日”,前者是好玩的小实验,后者是对科学问题的微解读,分别已经开设了76期和65期;第三,它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科普媒体,科技部和中科院举办的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报道的主媒体就在这个公众号上。这些大数字后面蕴藏的是非常大的组织和宣传力量,很难想象以一个所的体量可以做这样一件事,实际上,物理所的公众号的背后,有十余名编辑、数百名内容提供者的支持。它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有计划地、有效率地产出高水平的科普作品,开展高质量的科学传播。

       四、我所科普工作方向思考

       近年,我所在中科院、省市科技部门的领导下,在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变,在细节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创新尝试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公众科学日接纳民众达到9000人,科普巡讲每年举办数十场,这些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了开放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但与此同时,我所科普也面临与全院相似的问题,同时,由于全院以及社会科普工作发展迅速,如果不求新求变,必将逐渐落后,甚至为时代大潮所淹没。

       基于以上情况,针对我所科普工作的方向做如下思考:

       首先,在内容上,要打造主题,立足高端。我所以前的科普工作的特点是,我所做什么,科普就讲什么。民众知道我们的科研做的很好,也乐于了解我们的研究,但如果问大家,我所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大家似乎也不甚了了。在近几年的科普工作中,我们逐渐重视主题以及品牌的打造。如:我所近几年的“公众科学日”都设计一个主题,如“科学,看得见”、“在这里爱上科学”、“科学,零距离”等等,科普巡讲工作也以“科技点亮生活”为主题,让我所在民众中树立形象。针对我所建设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我们专门以能源为内容,开展系列视频的拍摄,并且打造了一个主题:“说能解源”,现在已经拍摄完成前两集“走进能源”与“逐日捕光”。我们接下来要延续立足高端,打造主题的思路。让大家一看到“能源”、“催化”等关键词,就想到大连化物所。这对我所科普工作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任务与挑战。

       其次,在组织上,要形成合力,打造队伍。科普的核心是人,如何形成有效的组织和生态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所的科普工作分属所工会、所团委以及科学传播处等部门,活动方式是分工与合作并行,虽然大家目标一致,但很多时候还是体现出缺乏合力的局限。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是,能否这几个部门牵头,成立一个协会性质的科普组织,不仅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全所科普爱好者之间也要形成合力,在建立这个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让全所从研究室到机关都拧成一股绳,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大家做科普的潜力与积极性,也把科普从职能部门主导的活动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科普工作常态化,打造积极健康的科普生态。

       第三,在策划上,要强强合作,提升影响。要进一步和政府机关,各大企事业单位合作,集成发挥各种社会资源优势。近几年,很多单位通过合作,提升了自己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如中科院物理所承办全国科学实验比赛,青岛海洋所与青岛市教育局、科技局联合举办“我心目中的海洋”绘画比赛,大连市自然博物馆承办大连市科技局主办的大连市科学秀比赛等等。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提前策划,联合科技局、教育局等机构联合举办面向中小学生或社会大众的科学科普类比赛活动。如科学秀、科普征文、科普绘画、科学小发明比赛等比赛,我们可以出专家支持,并加强与教育系统的合作。

       第四,在宣传上,要开拓思路,走出大连。我所的地理位置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所科普工作的发展,若想提升我所科普的影响,需要放宽眼界,走出大连,走向全国。我们要更广泛地利用新媒体,如引入网络直播等新的宣传方式;我们要立足全国媒体,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宣传自己的科普工作;我们要打造自己的科普品牌,并努力提升其在更大地域中的影响力。

        科普,不仅要赠与他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民众的科学精神、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魅力。近年,在国家和领导的支持下,我国、中科院以及我所的科普工作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但面对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的任务,我所科普工作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要利用此大好形势,抓住机遇,集成优势,打造品牌,建立队伍,加强合作,创新宣传,不断开创我所科普工作新局面。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的讲话》

2、中科院《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

3、SELF格致论道——梁琰:科学,原来如此美丽

http://www.kepu.net.cn/gb/self/self_yj/201610/t20161026_2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