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江泽民主席来我所视察之际,提笔为我所题词“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从此大连化物所在追求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奋勇前进。尤其是近几年来,乘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东风,在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发展方向的指引下,我所科技布局逐渐理顺和明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产品开发研制以及产业化发展遍地开花,研究所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在创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的大前提下开创了两所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这一切的发展都预示着大连化物所的明天会开创新的辉煌。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打造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手段和途径,究竟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还能通过什么途径来趋近于世界一流?
一、大连化物所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所在68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坚持以国家战略需要为己任,以“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的模式不断打造一个又一个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从上世纪50、60年代起,我所每十年左右就会产出一项或几项影响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以年来计算成果产出数量。其中这里既有关乎国家安全的军用背景的前沿技术,也有能够解决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需要的重大技术路线革新和成果。这是大连化物所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布局,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指导思想的结果,更是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将自身的智慧融入国家需要的大局观的体现。这是大连化物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传家宝”,也是大连化物所在接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所在。
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政治体系建设等开启了新的篇章。我国目前强烈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需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各类科技人员的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因此研究所的发展需要瞄准国家的改革思路和方向,瞄准研究所发展的主攻方向,改变旧思路,创造新理念、新机制,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契合国家需求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氛围,保证研究所发展和科研人员发展的双同步。
二、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研究所改革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外部环境的变化一定会对内部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国家在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加强调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军民融合”。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这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军民融合”这个概念,而到了2017年3月,习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更是明确提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强化军事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发挥国防科技转化运用最大效益,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
这样的战略布局,恰恰契合了我所多年来在科研布局和技术发展领域瞄准国家重大应用需求,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我所多年来在航天催化、新型电池、新型气体分离技术、高效化学能-光能、热能转化装置以及微量气体检测分离装置等学科方向上均瞄准了国家各方向的军事应用需求,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为各种应用做了很好的前沿研究和演示验证。因此,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对我所这样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有较强开发能力的综合性研究所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国其他研究方向的应用也为我们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提供了借鉴和经验。量子卫星通讯设施的研制成功在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也成为了军事保密通讯的最优解决办法;而北斗导航系统的军事布局除了服务于国家空天信息对抗之外还为老百姓便捷出行提供了“共享经济”的便利。所以,大连化物所科研成果的出路不止一条,国家政策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 “顺风车”。
三、用好国家“军民融合”政策,为研究所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机构搭建辅助通道。
2017年,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任委员会主任。军地各级都在积极推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地方层面的落实。而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政策有如下几种:
1、用好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建设资源。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再一次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关要求。全国很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申请建立创新示范区建设。而大连化物所作为一个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工作齐头并进的综合性研究所,尤其是研究所“十三五规划”和创新研究院的规划提出,都将实现成熟技术产业化作为重头戏。试想如果我们的科研成果都能有实际的应用方向,我们的技术都能有立刻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并能被军用、民用市场快速接纳,大连化物所60多年传承下来的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的传统将继续大放异彩。况且目前“军民融合”概念在各经济领域遍地开花,各种产业基金、风险投资也已经将目光转向军用市场,如果我们的技术能够被这些基金所看重,那我们进入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大大增强,技术转化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2、用好“四证”,为更多技术进入装备应用搭好平台。目前国家为保障民口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领先技术能迅速被国防领域应用,在军工产品认证方面放出“大招”。即将涉及军工产品准入门槛的“四证”即: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许可审查四项认证工作进行融合,即将实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合并审查监督,正在研究“四证”联合审查的新机制。我所作为科学院系统内较早取得“四证”的先进单位,在这些年的审查工作中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用好这些条件,会有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进入装备领域,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覆盖面,也提高了我们的技术转化水平,收获与军工集团等传统军企等同的军工“红利”。更重要的是能将我们的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装备优势,更是我们所坚持瞄准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发展理念的体现。
3、利用军民融合契机大力推行军民标准通用化,有利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所领导在近几年的工作中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连续两届班子将其纳入任期目标中。为此所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参与标准化工作。现在在国家军民融合大战略的推动下,军民标准通用化作为“军转民”和“民参军”的技术保障和产品规范措施,也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所已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40余项,未来5年所班子更是提出了牵头制定20项国家和国家军用标准的目标。如果用好“军民标准通用化”,就可以将已经成熟的国家标准转化为军用标准,将可以实现产业化的军用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做好标准化工作的布局,会大大提升在两个领域的影响力。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航空、航天、核、船舶、电子以及兵器等几大行业,几乎代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最高科技,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研究所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果我们能用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能动性和研究活力,未来的大连化物所也许就会像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一样,在军和民两个领域均独立鳌头,那时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口号也就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