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网站
专题栏目

思想政治暨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

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

发布者:  时间:2015-12-28 00:00:00  
                                                                      科技重大经管联合党支部 刘会娟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要求,明确指出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1]。
      作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25项重要举措之一,“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的目标是:大幅提升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有效吸纳和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使中科院成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科技界的主要代表,成为在应对全球共性科技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国际科技组织发挥显著作用的科研机构,成为全球卓越的科教创新中心[2]。
      中国科学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我们指明了新一轮的改革中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奋斗目标。那么在“率先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合作工作,助力推动研究所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我所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目标,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全球范围伙伴关系网络,形成我所国际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我所国际合作工作坚持发展、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聚焦于我国创新发展,服务于国家和中科院外交战略,关注并致力于搭建国际企业与科研机构科技协同创新的平台。
      回顾我所国际合作的足迹,已经从最初的渐进式的探索,朝着各项国际合作重要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顶层设计的分量越来越重的方向发展。
      在巩固和深化已有国际合作伙伴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鼓励合作双方在知识、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流动与交流。我所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了中法可持续能源实验室、中荷战略科学联盟计划等8个联合研究单元,有效地推动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大连化物所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所还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已经与General Motor、Corning、TOTAL、UOP、ADM、Eli Lilly、Invista、BP、BASF、BAYER、SAMSUNG、LG、TOPSOE、日本ITOCHU、SABIC等50多个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实质性国际项目合作。
      我所与BP公司共建BP-CAS“面向未来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是继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之后BP资助建立的全世界第四个研究中心,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在天然气转化、合成气转化、甲烷活化、膜分离技术等学科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向应用技术开发及成熟技术推广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与尝试,于2007年成立了“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EIL)”,2011年EIL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我所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签订了研究合作协议,决定在碳氢化合物裂解、MTO技术、MTP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制氢技术等多个科研领域开展深入合作。2012年10月,双方就首个具体合作项目——“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合同金额500万欧元。该合作将沙特丰富的石脑油资源优势与大连化物所成熟的“石脑油裂解技术”优势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东乙烯裂解的“重质化”。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双方于2013年底联合成立了SABIC-DICP联合研究中心,这是SABIC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联合研发中心,双方以平台建设为契机,共同开发高新技术并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协力实现大连化物所科技成果在SABIC的应用,树立国内研究所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的典范。
在开拓与发展新的合作伙伴方面,我们抓住机遇,扩大宣传,加强信息收集与整理,结合实际需求,在国际合作舞台中选择真正适合的合作伙伴。2015年,已经与SABIC公司、中石油进行三方协商,就“甲烷高效转化”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和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与韩国C1气体精制研发中心签订框架协议,拟在C1气体转化和精制的化学/生物催化剂领域开展合作;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本首都大学(东京)、日本田中贵金属株式会社、法国液空集团、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德国YUMAB GmbH 公司分别访问我所,寻求合作领域和契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我所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取得新进展,并向高层次、宽领域发展。
       二、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
       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中东、中亚国家有油气资源和出口的需求,我们有广阔的市场和进口的需求,双方不仅可以进行油气贸易,还可以在技术上和人才交流上进行合作,并且带动我国西部油气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所针对我国在洁净能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领域存在的重大需求,开展大宗有机化工产品的非石油合成路线开发、高品质车用燃料和润滑油等清洁油品合成、低值烃类高值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关键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催化反应工艺方面取得突破。目前,我所与化石资源丰富但相关技术缺乏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展开了实质性的战略性合作。
      未来,我所将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重点推广我所化石能源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的新技术,建立洁净能源国际平台,以此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同时进一步推动我所的技术升级,提升我所国际影响力。
      三、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服务国际合作新路径
      “国际产能合作”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出访时倡导的国际合作“新路径”,从关注订单、关注技术合作直接上升为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国际产能合作’将带动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一方面是加强中欧之间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是共同与第三方合作。
      5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境外资源开发,推动化工重点领域境外投资。充分发挥国内技术和产能优势,在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开发和产业投资,建设石化、化肥、农药、轮胎、煤化工等生产线。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重点,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出口。
      2015年,我所与印度DEEPAK 公司就丙烯直接水合生产异丙醇技术展开谈判,拟在DEEPAK 公司建立一条生产异丙醇生产线。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单独提供催化剂或技术,此次合作我所联合了吉化设计院、东方公司,由我所提供催化剂和工艺包,吉化设计院负责基础设计,东方公司负责项目中的进出口业务,实现由基本原料出发的全流程完整生产技术出口。
      今后,我所应利用雄厚的技术优势,联合企业、设计院等力量,实现智库人才、技术优势与创新主体的无缝对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
      四、加强国际合作重要举措的顶层设计,推进关联性和耦合性
未来,大连化物所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提升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国际合作辐射至整个东北地区,成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重要代表,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以“一带一路”规划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关注并致力于搭建国际企业与科研机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继续推进与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科威特等国家的合作,以平等合作、产权共享为基本原则,坚持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世界催化之都”的筹建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作用,多渠道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和经费支持。
      第二,策划组织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大连化物所品牌。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学术访问、人员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增进了解,创造合作机会;通过组织、主办国际会议,进行自我宣传、在相关领域建立国际影响力。加强境外媒体宣传力度,邀请国际重要期刊重要编委与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进行密切交流,宣传研究所科技文化,将重大科研进展推向全球。
      第三,利用国家、院人才政策,进一步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在做好自身宣传的基础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共同合作研发,引进海外高端智力,提高全所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
[1]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2] 2014年,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