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网站
年轻干部理论学习专题

疫情期间的成果转化有感

发布者: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 张晨  时间:2020-12-07 14:17:00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有的城市依然出现反复,对国家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我所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科技抗疫的任务。在尚未得到外部经费的支持下,2月份,研究所用自有经费先行启动了37项防疫攻关项目,经过数月攻关,多个项目取得突破,与多家企业签订技术许可合同,累计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多项成果已经应用在了抗疫一线。5月25日,成果处-综合处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第一次活动学习了研究所在疫情期间开展的抗疫科技攻关项目的情况,引起了大家强烈反响。在对科研人员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多个防疫技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得到应用,对研究所未来的成果转化工作是否有借鉴意义。

一、前瞻部署,依托原有积累迅速转化

“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催化材料(以下简称灭活材料)”项目无疑是此次研究所部署的抗疫攻关项目中的亮点工作。该工作在2月初启动后,3月份即完成了催化材料的定型和放大生产,由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药效学实验。该催化材料可有效吸附新冠病毒,灭活效率达99.9%。现在已经在包括口罩、空调、新风系统等多个场景得到应用。

灭活材料的研发并不是科研人员的突发奇想。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研究所就紧急调集催化、生物分析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开展材料设计合成、筛选、细胞毒性及灭活病毒性能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从100多种按催化剂设计理念快速合成的材料中选出典型样品。经多次实验验证后,所选材料被送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非典病毒灭活实验,最终被证实具有直接吸附灭活非典病毒的作用。虽然研究所争分夺秒展开研究,并快速实现预期目标,但研发出来的催化材料并未能在控制非典疫情中发挥作用。而今,得益于17年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催化材料研发进展迅速,实现了研究所快速将技术投入到抗疫一线中,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精准切入,依托基础研究实现转化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出,“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66.6%/33.3%)治疗”。然而,现有的氢氧发生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价格高,仅适合在特定的医疗机构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成本低、安全可靠、可快速推广的便携式氢氧仪。

自2013年研究所开展了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非贵金属“铠甲”催化剂和整体式电极,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已在《自然-通讯》《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鉴于此次疫情仍在快速蔓延,研究团队迅速组建了技术攻关组,开发出阴阳两极均为廉价的非贵金属且高效稳定的整体式催化剂电极,并设计组装出实验室模型机。该仪器通过了符合中国GB、欧盟CE、欧盟RoHS和美国FDA标准的测试。已经生产超过1万套设备,并投放市场,对新冠病人的恢复起到的积极作用。

上面的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可以快速的实现转化。目前,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早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人力资源高居世界第一,每年支持的科技课题不计其数。但这些课题的产出,往往只是以论文为代表的知识;而企业和市场看重的,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

从碎片化的知识到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二者还隔着遥远的技术距离。然而,由于政府投入少、企业不敢投、科研人员不关注等多种原因,从科学发现到科技成果的鸿沟和“死亡之谷”,很少有人试图跨越,成功跨越的更是少之又少。

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体制机制的调整、政产学研多元投入和协同创新,以及改变学术评价的“四唯”等指挥棒外,还要等待到一定发展阶段,当大量科研人员和企业不得不关注技术创新及其与“知识”的衔接时,才会将科技成果转化“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